做天河的紅色基因
水是美麗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是溫柔的,“蒹霞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彼羌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彼嵌喑钌聘械模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彼呛婪诺模皾L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彼嵌嗖拾邤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span>
然而和我們朝夕相處的水,是花了十多年,是數(shù)千名科技工作者、數(shù)十萬移民百姓、數(shù)百萬工程建設者的齊心協(xié)力才與我們相遇。它是從丹江口沿途穿越六百多條大小河流,經(jīng)歷無數(shù)崇山峻嶺,克服重重困難,才來到我們身邊。如果凌空而望,豪不夸張地說,這就是用水做的立交橋,就是一條蜿蜒北去的天河。這天河就是南水北調(diào),它從誕生之日起,就自帶著紅色基因。
從一百年前嘉興南湖的那只小船開始,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jīng)歷了一百年的劈波斬浪。一路前行,來路當憶,前路可期,大道直行。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帶領下,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齊心逐夢中,這條道路無盡延展。在這條道路上,有多少成就,就有多少犧牲,幾代共產(chǎn)黨人傳承下來的紅色基因,遍布中國大地。這堅挺的紅色基因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信仰。
有了紅色基因,天河才能與我們相遇。有了紅色基因,奔騰千年的長江與黃河才能有相遇的那刻。紅色基因讓“天塹變通途”,讓干渴的華北大地迎來了無聲的滋潤。每一位水利工作者、每一個南水北調(diào)人,都繼承并傳承著這優(yōu)秀的紅色基因。天寒地凍、風刀霜劍,烈日炎炎、狂風暴雨,都擋不住護渠人排查問題隱患的腳步;面對突發(fā)應急事件,搶險沖鋒靠前站,鋪吸油氈、架圍油欄,上攔下堵,敢于亮劍;節(jié)假團圓日,通宵徹晝,守著電腦屏幕,嚴謹細致、一遍又一遍地校驗流量、流速、水位、開度等數(shù)據(jù),進行調(diào)度指令的執(zhí)行、復核、反饋;砼強度、防滲等級、細度模數(shù)、水灰比、滲透系數(shù)、針入度、粘稠度、壓實度等各項指標參數(shù)隨口就來;砌石護坡、砂漿勾縫、堤身填筑、大體積砼澆筑、環(huán)氧砂漿修補、瀝青路面鋪設等各項施工工序、技術(shù)指標牢記于心;救生衣、救生圈、通行證、作業(yè)票、施工安全措施、專項施工方案等,每一項監(jiān)督審查都絲毫不留情面;無人機、救生艇、叉車、移動電源車,該出手時就出手;市場詢價比價、多行業(yè)預算定額比選、施工現(xiàn)場定額效率測定,每一分維護資金都花在刀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保供水、保水質(zhì)、保安全,讓甘甜的丹江水發(fā)揮出它最大的力量。
如今,我已為家鄉(xiāng)的水利工作奉獻了十余載,就是再幾個十余載,我也不后悔,因為我奉獻的地方,是有紅色基因的地方。這有著紅色基因的天河,默默無聲地滋潤著這片土地,讓紅色的基因流入每個人的心田。中國道路的前方,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需要我們匯聚力量,需要我們繼承好這紅色基因,同心戮力、攜手并進!
- 上一篇: 安全宣傳進校園 防溺亡護航助成長
- 下一篇: 拔草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