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倒虹吸研學基地“三新”助力“中國水周”宣傳
鶴壁市青少年中心贈予“科普教育基地”牌匾
3月25日,鶴壁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50余名師生來到鶴壁管理處,開展以“中國水周”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這是自3月22日開展“中國水周”活動以來,鶴壁管理處舉辦的第三場專題活動,借“中國水周”之際,淇河倒虹吸研學基地又增添了新內容。
研學新收獲——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同學們做測水質實驗
活動開始之前,淇河倒虹吸基地負責人向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師生介紹了基地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效,在師生的熱烈掌聲中,青少年活動中心代表為淇河倒虹吸基地贈予“科普教育基地”牌扁,致遠小學的學生代表為基地負責人和活動中心代表佩戴紅領巾。在去年的研學實踐活動中,鶴壁管理處與青少年活動中心強強聯(lián)手,多次合作完成了天籟小學、廟口小學等多所學校的研學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這次贈予的“科普教育基地”牌扁,是對基地工作開展的充分肯定,雙方將繼續(xù)加強交流合作,為培養(yǎng)祖國花朵傾心盡力,為新時代青少年教育貢獻力量。
研學新方式——跟著小水去探秘
“跟著小水去探秘”任務書
在簡短的揭牌儀式后,“中國水周”研學活動正式開始。剛走進基地,孩子們就收到一本淺藍色的小本子,封面上潑墨渲染著的南水北調渠道圖片,展現(xiàn)著工程的大氣磅礴。這是一本叫做“跟著小水去探秘”的任務書,上面有“南水北調概況”“先進工程技術”“倒虹吸神奇魔法”等五項任務,孩子們需要在學習中探索南水北調的奧秘。孩子們還收到印有南水北調logo的紅色小本,這是叫做“研學實踐護照”的打卡本,孩子們每完成一個課程、一項任務就可以獲得一枚“小小水質監(jiān)測員”“小小工程師”“小小應急員”“小小講解員”等相應的勛章。在完成探秘任務中,孩子們觀看了南水北調宣傳視頻、參觀了工程實體,動手完成水質檢測、模型搭建、心肺復蘇等實踐活動,每個孩子都贏得“研學實踐護照”。新穎的模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探索和學習,他們不僅了解了我國水資源狀況、更懂得了水的來之不易,從心底更懂了珍惜水、愛護水的重要性。
研學新講師——展現(xiàn)南水員工新風采
研學新講師風采
在鶴壁管理處的研學隊伍中,新增加了三位研學講師。
去年新入職的魯建鋒是今天的水質講師,他拿起檢測筆帶領孩子們檢測水樣,舉手投足間展示著一個南水北調人的自信風采,講起南水北調的建設歷程更是贏得熱烈掌聲。陳玥瑤是今天的模型操作講師,她詳細地向師生介紹渡槽和倒虹吸調水原理,耐心指導孩子們搭建模型、觀察水流方式,溫柔細致的形象深受孩子們喜歡。孫家祺是今天應急救援課的講師,在和孩子們講解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點時,一邊嚴格講解操作規(guī)范,一邊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鼓勵孩子們克服困難,不言放棄,引得孩子陣陣歡笑。
同學們打卡成功
研學有了新收獲、新方式、新講師,更全面地展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成就和員工的精神面貌,孩子們在沒有鈴聲的課堂上學習節(jié)水知識,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