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四季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這才驚覺,歸去來兮,冬至已至,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坐在桌邊,和同事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看著漸漸蒸騰起的熱氣,回首這一年,步履匆匆,走過四季,走過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經歷恍若電影中的一個個片段。
回憶春至,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疫情事態(tài)好轉,經歷了兩個月的遠程辦公后,同事陸續(xù)返工。我的思緒再次拉至在家辦公的那段時間,“現在口罩緊缺,采購困難的很”“快元宵節(jié)了,得給值班的兄弟們改善一下伙食”,那段時間在現場值守的科長每天會把當日的工作情況告知我們。物資采購困難、值守同事的家人很掛念他們,我雖不在現場,卻被他們深深感動,作為宣傳員,是應該充分發(fā)揮作用了。我反復打電話了解現場情況撰寫稿子,報道防疫故事,收集防疫小知識,制作公眾號傳播防疫竅門。閑暇時間,我學習了專業(yè)外的很多東西:研究多類公眾號,研究如何將消息做得美觀大氣,學習制作小視頻,為以后宣傳工作多一份視角。春分前后,管理處有序復工復產,植樹節(jié)當天,值守人員共同種下希望的樹苗,經歷了長期疫情值守,終于放松了心態(tài)。隨后,大流量輸水啟動,古老的淇河再次得到南水的滋潤,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向著美好前進著。
回憶夏至,夏意正濃,暖風熙熙?!皟蓚€所有”工作模式已經深入每位員工心中,“每周至少兩天、至少一遍”的雙控指標成為常態(tài)。而一直在綜合崗的我與長渠相伴已近7年,原以為熟悉得不得了,頻繁下工地后,我才感到對她的認知是如此匱乏。于是,邊學專業(yè)知識邊查問題,再扛上相機隨時抓拍工地美景和同伴的工作神態(tài),收集宣傳素材。正值夏日炎炎,一趟工地,汗如雨下,又值防汛期,一場雨后又淋個落湯雞。如此一來,上午下工地查問題,下午梳理問題上傳信息,配合著黨建、檔案、資產等內業(yè)工作,一周的每一天都相當充實。這個夏季,還參與了管理處舉辦的“兩個所有”競賽和防汛應急演練等各類專業(yè)活動,在活動中也加深了對工程的認知,管理處各項業(yè)務有序開展。
回憶秋至,秋風涼爽,熏香四溢。受疫情影響,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臨近秋季才開始啟程,來參觀學習的孩子們嘰嘰喳喳,熱鬧得很。去年我還只是配合研學活動,今年如臨重任,當上了講師。為給孩子們講好南水北調故事,私下把研學課件和宣傳展板看了一遍又一遍,研學即始便胸有成竹。過程中被一群孩子圍著熱情詢問工程知識,他們求知探索的眼神便是肯定。管理處員工團結協(xié)作,緊密配合,研學成效顯著,各界人士慕名而來: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107名專業(yè)人士在此探討課程資源開發(fā)、鶴壁黨校主體培訓班在此調研學習、鶴壁書法美術協(xié)會的藝術家們?yōu)楣こ虛]毫潑墨等,研學基地為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傳播國之重器提供了廣闊平臺。而我和我的同事與訪者談南水品牌、話南水價值和意義,也因此得到鍛煉和成長。
看今冬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平穩(wěn)運行已有六年,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鶴壁市受益2.9億立方米,有效緩解鶴壁市水資源短缺和水供需的同時,也提高了生活用水的保證率和質量。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鶴壁人,每每聽到家鄉(xiāng)人說著“南水北調的水真好”,既欣慰又驕傲。這個冬季管理處承辦了南水北調(河南)首屆“工匠杯”混凝土澆筑比武大賽,河南段各施工隊干得熱火朝天,都在為下一年的“雙精維護”鉚足干勁兒。為慶祝通水六周年,管理處邀請職工親屬參加“筑夢杯”趣味活動,大人和孩子玩得好不暢快。
思緒收回,碗中餃子的溫度剛剛好,趕緊在冬至補上“耳朵”。望2021,又將經歷下一個四季,有幸與她朝夕共處,不負韶華。
- 上一篇: 站在你的肩頭
- 下一篇: 排水管里的“小可愛”